特朗普一声令下,125架美国飞机冲向伊朗。B2轰炸机扔下14枚超级钻地弹,精确命中了三处伊朗核心核设施的地下深处。 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和参联会主席凯恩赶紧开记者会解释:我们只想打核设施,不碰军队平民,更没想搞垮伊朗政府。 话刚说完,特朗普的社交媒体更新了:“可能‘政权更迭’这个词不太讨人喜欢,但如果现在的伊朗政府干得不好,为什么不换一个呢? 让伊朗再次伟大! ”这一推文让整个中东局势瞬间升温。
赫格塞斯的澄清与特朗普的推文形成了鲜明对比。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从消息人士处得知,美国其实在动手前通过秘密渠道通知了德黑兰,强调这次袭击是单一、有限的行动,目的仅限于核设施,绝对不是全面战争或政权更迭的开端。 秘密沟通的存在是美国意图控制冲突规模的真实信号。
伊朗的报复接踵而至。 他们不仅继续用导弹猛烈攻击以色列的目标,还放出了更狠的话:中东每个美国公民和士兵都是“合法目标”。 伊朗官方通讯社刊文,威胁要封锁全球石油运输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。 议会内部也有声音支持这一激进方案。 然而很快,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对这一提议态度相当谨慎。 外界观察人士普遍认为,封锁海峡实际操作难度巨大,代价是直接与全球为敌,伊朗高层大概率不会批准这种伤敌一千、自损八百的行动。
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办公室也放出了他们的底牌:他们的核心目的没变,就是摧毁伊朗的核能力、抹掉导弹威胁,长远看目标是推翻现政权。 内塔尼亚胡期望借美国力量一劳永逸解决伊朗问题。 特朗普的最终目标虽然不同,但同样棘手:他希望伊朗最终无条件投降并签订城下之盟。
美国空袭的效果如何? 卫星影像和五角大楼官员私下透露的消息并不完全乐观。 路透社获得的轰炸前后卫星图显示,位于福尔多的核设施虽有损伤,但坚固的核心结构未被彻底摧毁。 用掉整整14枚威力巨大的GBU57钻地弹,动用7架宝贵的B2隐身轰炸机和其他118架辅助飞机,花费巨大的军事行动没能达成其最根本目标——完全消除伊朗核能力。 这给后续行动蒙上了阴影。
特朗普为何还是发动了袭击? 有分析指美国国内政治压力是关键因素。 特朗普背后强大的犹太支持力量是其重要票仓和捐款来源,对伊朗采取强硬行动成为某种形式的“投名状”。 尽管他的核心支持者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阵营普遍厌恶深度介入中东冲突,但最终利益权衡下,特朗普选择了动手。 他现在的对外宣称仍是“行动很成功”,既安抚盟友,也为后续决策争取时间缓冲。
面对打击,伊朗的回应带有明显策略性。 尽管全国舆论要求严厉报复,但专家分析,伊朗最可能的实际动作分为两步:对美军在中东的基地进行有限度、象征性的打击,以满足国内情绪和展示姿态;同时在另一条战线,保持并加大对以色列境内目标的导弹和无人机消耗战。 打击的重点瞄准以色列赖以生存的关键民用基础设施:海水淡化厂、发电厂、港口。 这类目标一旦被摧毁,修复困难,且美军难以迅速替以色列补上漏洞。 相较于攻击美军基地导致伤亡激化美伊矛盾,打击以色列民生目标对伊朗来说风险更可控、效果更深远。
以色列看似占据上风,实则压力重重。 特拉维夫和海法的建筑物持续遭到伊朗导弹洗礼,城市上空防空警报频响。 以色列引以为傲的铁穹、大卫投石索和箭式反导系统在持续不断的饱和攻击下疲于奔命。 每天都要消耗数十枚昂贵的拦截弹。 这种持续的防空成本对以色列有限的国防预算是巨大的消耗。美国军援虽能补充一部分,但这种节奏下去,以色列的防空金钟罩恐会出现裂痕。
最让内塔尼亚胡头疼的,不是眼前的导弹消耗,而是国内经济的承压能力。 与伊朗的消耗战不仅是军事比拼,更是经济耐力的较量。 伊朗国内资源丰富,人口是以色列的十倍,承受经济消耗和军事损失的能力远超以色列。 时间站在伊朗一方。 持续的战争状态正在扰乱以色列的经济活动,影响投资者的信心。 如果以色列民众的生活因基本公共服务(水电等)中断而严重受损,内塔尼亚胡在国内的政治基础可能动摇。 这种风险让以色列方面不得不思考何时或如何寻求“体面”结束当前冲突。
军事行动的效果不达预期,巨大投入未换来相应回报。 深层的地堡未被彻底摧毁,政权依旧稳固,伊朗方面也没有丝毫要坐下来签城下之盟的迹象。特朗普的强力一击,更像是完成了对国内特定势力的政治承诺。 美以设定的宏伟目标——完全摧毁核设施、根除导弹威胁、迫使伊朗投降或换掉政权——目前一个都没真正实现。 美国和以色列官员私下承认了这个结果。 特朗普面临选择:要么承认效果打折但仍需收手(某种程度的“缩回手”),要么就冒着更严重后果升级冲突。
战争中的克制往往隐藏在最强硬的声明背后。赫格塞斯主动划清行动边界,美方事前的秘密通道,伊朗对极端报复措施的审慎态度,特朗普用社交媒体推文替代实际地面部队调动,这些都成为阻止局势失控的阀门。 这些细微但关键的动作,显露出美伊双方都在尽力避免直接跳到全面战争。 目前的对抗更像是一场精心计算、相互试探的“带牙的谈判”,谈判桌下是剧烈的爆炸和尖锐的言论,而谈判桌旁的手,都小心翼翼地避免掀翻桌子。